服装行业CAD、ERP信息化调查
正是看到了服装企业对以计算机系统代替手工作业方式进行销售管理的强烈需求,众多软件厂商开始涉足服装行业信息化的领域。而在网络分销方面,各家都拿出了一套套解决方案,也的确解决了不少服装企业的问题。
商品进、销、存数量及金额记录统计工作量大,准确性差,代销、折让、退换等方式频繁应用,手工管理无法胜任。在用友于4月初举行的网络分销研讨会上,全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企业---波斯登作为成功客户也应邀参加。波斯登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管理中心副主任钱志明介绍,目前波斯登遍部全国的销售网点都可以连接上总部的网络分销系统,总部也可以清楚地查看各个销售点、各个仓库最新的销售情况。“我们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为了保证在冬季旺销时期产品供应充足,我们通常在每年的8、9月份就开始筹备原材料,组织生产。” 钱志明介绍:“在这个时候一般只能定下趋势,具体的款式还很难确定,因此我们通常是采用按单生产的方式。”选择了按单生产就要求波斯登能对定单、销售、仓库的数据及时掌握,而这对于原先采用手工作业方式的波斯登而言是无法企及的。也正在这时,用友的网络分销系统打动了波斯登的心。“现在,我们已经实施了30多个分公司,除了个别销售点由于基础网络没到位的原因外,大部分的销售点都可以及时地将销售数据传输过来。”而据了解,波斯登对于这些个别地区也将通过建设新模块实现“准实时”的数据传输。
波斯登在建设该项目时投入了几十万,而许多中小服装企业虽然也有网络分销的需求,但由于规模限制并不具备这样的投资能力,而且,在许多功能上也要相对简单很多。这些中小企业就是另一些专门致力于提供产品化分销管理软件的软件公司们的目标客户。上海百胜软件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上海百胜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飞在为别人开发软件之前,自己就曾从事过服装行业。“我当时就感觉做服装卖得好未必就赚钱,库存管理和资金周转地快才是最重要的。”黄飞回忆当初自己在服装业摸爬滚打的岁月:“而且,随着业务越做越大,开的店多了,手工管帐务开始管不过来了,一定要用上电脑才行。同时,对于发货经销商的信用管理、内部的人手管理也是感觉越来越难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曾经学过电脑的黄飞开始构想开发一套适合中小企业销售管理的软件。“我当时考虑到服装行业的附加值并不高,主要还是劳动力的产业,那些老板们也不愿投入太多,因此就把产品的方向放在可以产品化的软件上。”百胜的这一定位的确满足了不少小老板们的需求,近2年在中小服装企业中百胜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但仅仅做中小企业并不利于百胜的长远发展,黄飞指出,在中小企业中一般本身的IT水平不高,对厂商服务的要求比较多,做起来也很烦琐,“真是觉得越做越辛苦”。百胜渐渐开始拓展产品线。“我们现在开始开发不同的产品系列,从低端向上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市场比较认可的品牌,做起来就容易不少了。”
虽然在中低端有产品化的软件,在中高端有用友这样的通用产品,但这些都不能满足海螺集团的需求。与另一些大中型服装企业一样,海螺集团选择了定制软件的道路。通过与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的合作,海螺集团在2002年建立了自身的营销供应链系统,而经过1年多的运营之后,海螺集团的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25%,存货同比降低了30%,整个公司的创利税比同期增长了5%。
在网络分销系统领域里,我们看到既有中低端的产品化软件,也有中高端的软件,如果厂商还是不满意,而且自身的IT技术水平也很不错的话,也大可找家软件公司来定制。因为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在分销端虽然货号可能非常多,但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各家的模式也大同小异,因此要实施信息化难度并不会很大。但在服装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方面,信息化的脚步却是跋涉地异常困难。
生产业务不规范:ERP实施多重受阻
业务模式的不规范使软件企业一直很难切入服装行业的生产制造信息化领域。即使ERP真正得以实施,在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中往往调动资源比较困难,而在一些大的服装企业中,利益受转移群体往往施加很大阻力。同时,资金短缺和人才流失也困绕着服装企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在中国的服装行业里各个企业的生产模式千差万别,”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信息部王伟介绍:“在这样丰富的业务形态中,想要找类似于国外 S AP、 ORACLE的通用型ERP软件是比较困难的。”据了解,目前在服装企业中单是营销模式,可以分为加工型、贸易型、品牌型;按规模分,可以分成亿元以上企业、千万型、百万型;按产品类别,可以分成服装、佩饰、用品等。对于一家软件公司而言,今天碰到的服装企业可能只做生产,但是既做自有品牌,也做其它品牌的代工,它的生产部分可能一部分自己生产,一部分委外加工。而明天碰到的客户可能是如同三枪集团那样,从棉花种植、原料纺织、半成品、成品全部覆盖的,生产流程特别长。业务模式的不规范使软件企业一直很难切入服装行业的生产制造信息化领域。
曾经有家致力于服装行业软件公司的总经理指出,在纺织行业做品牌的企业中有很多经营模式既不是纯代销,也不是纯经销的模式,经销商和代理商彼此之间串货、退货的情况很多,还有折扣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市场情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运行模式。但ERP里面规范得非常清楚,业务和财务肯定是一对一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对不上号,需要做一些本地化的工作,软件也要尽量根据中国特色的操作模式改。因此,他们也在不断想办法与这些企业家共同商讨如何规范操作流程和业务流程。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问题,更是整个供应链甚至全行业的问题。
而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则表示,在实施ERP项目时,企业调动资源比较难。因为,在这些企业中通常并没有人员专职来做,公司每个人都有很多业务上的工作,在时间分配和资源调动就捉襟见肘。而另一方面,纺织行业本身就属于标准化不强的行业,再加上它的产品周期很短,而ERP系统相对固定,要在多变的情况下找到不变的因素,难度就大了。一旦没有处理好,硬把一个不变的系统加到多变的业务中,就会有问题。
即使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服装企
上一条新闻:RFID服装生产管理系统 下一条新闻:我司参与(第七届)泉州中职学校学生服装制作技能大赛